央行上海总部推动直接融资纾困在沪企业
央行上海总部6月1日消息,3月至5月,在沪企业累计在银行间市场发行债务融资工具1.07万亿元。疫情期间,央行上海总部联合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组织召开长三角地区人民银行分支机构金融市场工作专题会暨专题调研会,了解长三角企业经营情况及市场预期,研讨相关做法及经验。与此同时,还与在沪主要承销商举行线上座谈会,鼓励承销商加大对受疫情影响企业、行业的支持力度。
央行副行长潘功胜:加大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力度
6月2日,央行副行长、外汇局局长潘功胜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下一阶段将突出金融支持重点领域。加大普惠小微贷款的支持力度,从2022年二季度起央行通过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提供的激励资金比例由1%提高到2%。按照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增量的2%给金融机构提供激励资金。
银保监会:进一步做好受疫情影响暂时遇困行业企业等金融服务
6月2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受疫情影响困难行业企业等金融服务的通知》,引导银行保险机构进一步加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严重行业企业等的金融支持。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要继续按市场化原则与中小微企业》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主要内容包括:一是明确基金管理人、基金销售机构开展个人养老金投资基金业务的总体原则和基本要求;二是明确个人养老金可以投资的基金产品标准要求,并对基金管理人的投资管理和风险管理职责做出规定;三是明确基金销售机构的展业条件要求,并对基金销售机构信息提示、账户服务、宣传推介、适当性管理、投资者教育等职责做出规定。
证监会:交易型开放式基金正式纳入互联互通
6月24日,为进一步深化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促进两地资本市场共同发展,证监会发布《关于交易型开放式基金纳入互联互通相关安排的公告》,一是明确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拓展至交易型开放式基金;二是明确相关制度安排参照股票互联互通;三是明确投资者识别码安排;四是明确证券公司、公募基金管理人相关要求;五是明确业务实施细则相关安排。
央行公示第四批支付牌照续展结果:19张被注销
6月26日,央行官网公示了2022年6月第四批第三方支付公司牌照续展结果。根据公示情况,79家牌照到期续展支付公司中,有52家顺利通过续展,有19家支付公司牌照被注销。上述19家支付公司中,8家因违反相关规定,央行决定中止续展;有10家未提交牌照续展申请,央行决定不再续展;有1家支付公司,同样因违背相关规定,央行决定不予受理该公司牌照有效期续展申请。另外,还有8家支付公司在牌照有效期内已主动退出。
央行行长易纲:货币政策将继续从总量上发力以支持经济复苏
6月27日,央行行长易纲在接受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的货币政策一直是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增速与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以实现就业最大化目标。今年以来,受疫情和外部冲击等影响,中国经济面临一定下行压力。货币政策将继续从总量上发力以支持经济复苏。同时,央行也会强调用好支持中小企业和绿色转型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北京银保监局:前5月北京银行业新增贷款5312亿元创近十年同期新高
6月27日,北京银保监局发文,强调以金融改革创新推动新时代首都高质量发展。2022年前五个月,北京银行业新增贷款5312亿元,同比多增726亿元,增量创近十年同期新高。5月末,北京小微企业贷款规模1.78万亿元,比2017年末增长71%,其中普惠型小微贷款规模5971亿元,贷款户数40万户。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连续三年下降,利率水平处于全国较低区间。
上海银保监局:前5月辖内非银机构累计为小微企业提供信贷支持923.94亿元
6月27日,上海银保监局表示,上海本轮疫情以来,辖内非银机构逐渐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2022年1-5月,辖内非银机构累计为小微企业提供信贷支持923.94亿元,服务小微企业17291户。其中,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累计发放贷款432.13亿元,服务小微企业3463户;金融租赁公司累计发放贷款270.98亿元,服务小微企业218户;汽车金融公司累计发放小微经销商贷款和小微企业购车贷款220.83亿元,服务小微企业13610户。
中国证监会、香港证监会:互联互通下的ETF交易将于7月4日开始
6月28日,中国证监会、香港证监会发布联合公告,决定批准两地交易所正式将符合条件的交易型开放式基金(交易所买卖基金)纳入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互联互通下的ETF交易将于2022年7月4日开始。同日,沪深交易所表示,目前ETF纳入互联互通机制的业务和技术等各项准备工作已基本完成。
上海银保监局:探索打造新市民金融服务“上海模式”
6月28日消息,上海银保监局日前会同央行上海分行、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联合印发《关于做好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要求辖内银行保险机构充分认识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的政治性、人民性和普惠性,结合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和新市民人口最多的超大城市之一的特点,将新市民金融服务纳入发展战略,为新市民提供全生命周期的“10+N”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努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上海模式”。
央行:统筹抓好稳就业和稳物价
央行官网6月29日消息,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2年第二季度(总第97次)例会近日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要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明确要求,统筹抓好稳就业和稳物价,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强化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主动应对,提振信心,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支持,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证监会:民企债券融资交易费用应免尽免,预计年均减免1.6亿元
6月29日,证监会决定进一步降低交易所债券市场交易成本,对民营企业债券融资交易费用应免尽免,持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目前,交易所市场上市挂牌环节已暂免各类费用。此次,证监会指导沪深交易所、中国结算暂免收取债券交易经手费、结算费和民营企业债券发行人服务费。费用减免政策实施后,交易所市场各业务环节均不收取民营企业债券有关费用,预计年均减免金额达1.6亿元。
银保监会:重点治理贷款强制捆绑金融产品或服务等问题
6月30日,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负责人赵越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对开展涉企违规收费的清理整治专项工作情况进行介绍,他表示,此次行业专项整治行动聚焦“减轻企业负担”这一目标,重点覆盖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制造业、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服务行业等领域,以及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重点治理未按照规定披露服务价格信息、超出服务价格公示标准收费、只收费不服务或者少服务、利用优势地位转嫁应由银行承担的费用、贷款强制捆绑金融产品或服务、未落实各项服务收费减免政策以及服务合作管理不到位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