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振华:宏观政策应进一步加大稳增长力度

时间:2022-6-1 作者:admin

  5月31日,中诚信国际首席经济学家、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联席所长毛振华在中诚信国际C穆迪2022年中期信用风险展望研讨会上发表演讲时指出,针对疫情反复、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增加的情况,宏观政策应在坚持稳增长、防风险双底线思维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稳增长的力度。

  在具体措施上,首先把握好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的平衡,争取疫情防控与宏观调控政策的更优均衡;财政政策要继续靠前发力,且在当前疫情反复、经济承压以及财力紧平衡的情况下适当加大施政力度,可择机发行特别国债;考虑到现阶段实体融资的情况,货币政策仍需加大总量型和价格型工具的使用力度,并更加注重与财政政策、汇率政策的协调配合。

  在产业政策方面,要适当调整房地产监管政策,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劳动力密集行业加大扶持力度,同时注重金融支持、税收支持、成本减免等扶持政策间的协调配合;在就业政策方面,要坚持就业优先,加大政策稳就业力度,保微观主体保民生,要加大助企纾困的政策扶持力度与落实力度,针对民企“融资难”的情况,仍需持续出台针对性措施,增强民企信心。

  在对外政策方面,要采取多方举措应对俄乌冲突对我国经济的潜在影响,做好压力测试并提前准备相应对策,要继续重视外循环,加大对外开放,进一步推进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虽然当前经济面临的挑战增多,但中国超大规模市场需求释放仍有较大潜力,科技进步和产业创新仍有较大空间,经济转型蕴藏巨大投资机会,中国经济增长韧性犹存,仍对中国经济克服当前困难保持信心。”毛振华进一步指出。

  毛振华指出,与2020年相比,当前经济运行内外环境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宏观杠杆率水平和全球地缘政治格局等方面。具体来看,俄乌冲突的爆发加速全球地缘政治格局演化,导致中国经济运行的外部复杂性进一步上升;中美货币政策从共振走向分化,对国内货币政策带来一定制约。

  此外,在疫情冲击叠加俄乌冲突,供给冲击、需求收缩、预期转弱三重压力进一步加剧的情况下,需要注意疫情反复导致工业生产修复放缓,服务业生产受到冲击的情况。同时,消费端的修复和投资稳增长的情况也需要进一步关注。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ms173@126.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